▲文章来源:Eshare医械汇
▲转载请在文首注明以上来源
2024年是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走向深水区的一年。
启明、沛嘉、心通,这三家分别代表中国TAVR产业不同路径的“先锋”,已在市场角逐多年。它们研发管线各有千秋,商业化策略各异,如今在高压内卷的环境中,各自呈现怎样的财务图景?
01
收入稳中有变:谁能跑赢通胀?
在宏观经济承压的大背景下,三家公司2024年全年收入情况大致如下:
启明医疗:
启明医疗继续领跑TAVR市场,2024年收入为4.71亿元,尽管同比下滑了4.2%,下滑主要源自价格压力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
然而,启明仍然通过持续的国际化布局和新产品的推出,稳步保持了其市场领先地位。海外市场已经成为启明增长的重要动力,尤其是在欧洲和北美市场,收入贡献稳步增长。
沛嘉医疗:
02
毛利率差距缩小,盈利路径分化
毛利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尽管三家公司都保持着较高的毛利率,但由于各自的市场定位、成本控制和销售策略的差异,其毛利率表现各不相同。
启明医疗:
启明医疗的毛利率为78.1%,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其毛利率较高的原因主要是其较为高端的产品组合,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尤其是在北美和欧洲市场的产品需求较为强劲。然而,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启明面临着一定的价格压力,毛利率有所下滑。
沛嘉医疗:
沛嘉医疗的毛利率为71.5%,相比之下稍低。
尽管沛嘉的产品在国内市场有较强的竞争力,但在高端市场的毛利率表现较弱,尤其是与进口产品相比,其价格竞争力处于下风。同时,沛嘉在生产和研发方面的高投入,使得其成本结构较为沉重,影响了毛利率的提升。
心通医疗:
心通医疗的毛利率为69.5%,较前两者有所逊色,但其毛利率的提升趋势是值得注意的。
心通医疗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其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及较低的销售费用。特别是其在国内外市场的销售渠道优化,帮助其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实现了稳定的毛利率。
03
仅一家亏损大幅缩小
对于三家企业来说,研发和销售开支是最大的负担,尤其是在技术不断迭代和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虽然毛利率较高,但由于前期投入巨大,他们都面临不同程度的亏损。
启明医疗:
启明医疗虽然收入较高,但依然处于亏损状态。2024年净亏损为7.17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
公司的亏损主要来源于研发投入和市场扩展所带来的费用支出。尽管公司正在加速国际化进程,但在短期内,跨国扩张和高投入的策略依然对公司盈利产生压力。
沛嘉医疗:
04
研发投入之争:守正还是攻新?
研发是医疗器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也是决定其未来能否保持行业竞争力的关键。根据2024年各家公司研发投入情况,我们发现了三者在研发战略上的显著差异。
启明医疗:
Copyright©2018上海零库存 All Rights Reserved. Add:上海市金山工业区亭卫公路6495弄168号 Tel:0571-56135533 沪ICP备180224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