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NEWS

环海“领头羊”剑指“万亿俱乐部”,看“最郁闷器械群”如何翻身

2024-08

▲文章来源:Eshare医械汇

▲转载请在文首注明以上来源


徐州作为中国三大最强医疗地级市之一,拥有雄厚的医疗器械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


徐州市2023年GDP总量为8900.44亿元,较上年增长7.1%


相比于淮海经济区其他城市的2023年“成绩单”,徐州无疑“一马当先”,高出GDP第二名城市3000多亿元。早在2021年,徐州就提出要在2025年迈进江苏省“万亿俱乐部”行列。


若按6%计算,徐州今年GDP总值将达9400多亿元,已离“万亿俱乐部”一步之遥。


目前,徐州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列统企业101家,其中包括万邦医药等龙头企业,其主营业务收入已近70亿元规模,徐州科诺医疗器械等一批企业成功“小升规”,迈入规上企业阵营。


▲来源:江苏省统计局

值得注意的是,徐州远离江苏南京、苏州、无锡等热门的医疗器械产业圈,在苏北“自立门户”,还能在医疗器械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它是如何做到的?


01

被“嫌弃”的苏北的一生

徐州市地处江苏省西北部,是华北平原的东南部,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陇海铁路、京沪铁路两大干线在此交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徐州市成为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重要交通枢纽。

徐州市有着超过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是华夏九州之一。自古以来,徐州就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徐州还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

尽管它的经济实力和历史地位都不容小觑,但却总是被人们误解,甚至有些看不起。它被称为“江苏最郁闷的城市”,明明很强,却总是被人忽视。

▲徐州区划图,来源网络

在医疗器械领域,徐州拥有不可忽视的实力:

1.产值与增长

据统计,2021年全年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实现产业产值239.5亿元,同比增长9%。2022年1—10月份,全市医药健康产业产值增长14.5%,显示出徐州医疗器械产业强劲的发展势头。

2. 企业数量与规模

徐州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根据徐州市的规划,预计到2025年,全市医药健康产业营业收入将达到500亿,规模以上企业将突破150家,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超过50,亿元以上重磅产品达到20个

这一目标的设定,体现了徐州对于医疗器械产业的高度重视和坚定信心。

  • 产业集群化发展:徐州医疗器械产业将进一步加强集群化发展,通过重点园区载体支撑,如徐州经开区东湖医学创新港、徐州高新区淮海医药健康产业园等,推动产业集聚和协同创新,形成产业链闭环,提升产业竞争力。

  • 创新驱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依托徐州医科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医疗器械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 市场拓展: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国际合作的深化,徐州医疗器械企业将有更多机会走出国门,拓展国际市场。

  • 企业数量与质量:徐州拥有医疗器械相关企业数百家,其中包括多家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企业。

  • 创新能力:徐州医疗器械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0%,体现了强大的创新能力。

来源:可持续发展研究者


02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

徐州医疗器械产业的早期发展阶段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这一时期徐州依托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深厚基础,开始涉足医疗器械领域。在这一阶段,徐州的医疗器械产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产品种类相对单一,技术含量较低。

  • 产业基础:徐州的医疗器械产业起步较晚,但依托于徐州医科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研力量,逐渐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

  • 政策支持:早期阶段,徐州政府开始重视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产业的起步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 企业培育: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一批医疗器械企业开始在徐州萌芽,尽管规模较小,但为后续的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徐州医疗器械产业迎来了成熟与扩张的快速发展期。这一时期,徐州医疗器械产业呈现出规模化、集群化的特点,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 产业集聚:徐州医疗器械产业园等专业化园区的建设,吸引了众多医疗器械企业入驻,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促进了产业链的完善和产业规模的扩大。

  • 技术创新:徐州医疗器械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了医疗器械产品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例如,江苏万邦生化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糖尿病治疗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一,拥有多个创新药物和生物类似药的研发项目。

  • 市场拓展:徐州医疗器械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了显著成绩,还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如恩华药业的碳酸锂原料药获得了欧洲药典适用性证书,成功进入欧盟市场。

在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多个医疗器械项目已建立,包括一、二、三代测序及定量PCR、单细胞测序等多种检测平台。

徐州泉山开发区的艾易西高分子新材料项目自主研发设计的生产线已建成投产。

徐州淮海科技城的蚂蚁胶囊内窥镜机器人项目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此外,徐州东湖医学产业园和淮海生物医药产业园已初步形成规模集聚,其中淮海生物医药产业园集聚企业530家,开票收入超过50亿元。徐州医药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推动。

东湖医学创新港项目整体空间图,来源网络


03

为何是徐州?

1.政策支持与区域优势

徐州医疗器械产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一系列政策的支持。近年来,徐州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旨在推动医疗器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例如,徐州市政府在《省政府关于促进全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市医药健康产业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的目标。

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这里不仅是国家卫生城市,还拥有徐州医科大学等高等学府,为医疗器械产业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和科研支持。此外,徐州还拥有200多家省级以上科创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为医疗器械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创新能力与技术研发

徐州医疗器械产业的创新能力显著,这得益于企业对技术研发的持续投入和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据统计,徐州的医疗器械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了10%,这一比例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徐州的医疗器械企业拥有授权专利、注册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60余项,显示出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雄厚实力。

徐州的医疗器械企业还积极参与国内外的科研合作和技术交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例如,恩华药业与全球领先的生物医药企业梯瓦制药(TEVA)的合作,不仅推动了罕见病创新药的推广,还在中枢神经系统领域的创新药物研发、生产和商业化方面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

3.人才培养与引进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徐州医疗器械产业的成功,离不开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徐州通过实施“555”引才工程,大力引进产业领军人才,同时加快集聚产业支撑人才,构建了“赋能型”人才服务体系。

此外,徐州还与高校院所开展医教协同、产教融合,建设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培训基地,为企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徐州的医疗器械企业还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通过与徐州医科大学等高校的合作,共同培养医疗器械领域的专业人才。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和就业的机会,也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新思维。


04

关于徐州的医疗器械企业

1.永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永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徐州医疗器械行业的佼佼者,自2005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家用医疗器械、医用医疗器械和宠物医疗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以指夹式血氧仪、电子血压仪等产品闻名,其产品远销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外贸占比高达70%。

  • 市场表现:2022年,永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销售额达到了约2亿元人民币,利税近2000万元,成为徐州市最大的医疗设备生产企业。

  • 研发实力:公司拥有专利商标300余项,其中包括国内授权专利163项和国际授权专利16件,展现了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雄厚实力。

  • 全产业链模式:永康医疗形成了集研发、产品、制造、销售、品牌、服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拥有近4万平方米的智能制造基地。

2.品源医疗(江苏)有限公司

品源医疗(江苏)有限公司,位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销售健康医疗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在医疗器械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 行业地位:品源医疗是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国家行业标准起草单位,其超声骨密度仪和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产品分别在2016年和2018年获得徐州市产品创新奖。

  • 产品创新:公司开发生产的BMD-A系列超声骨密度仪和Dexa Pro系列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等产品,拥有全部知识产权,并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

  • 市场认可:品源医疗的产品销售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并有超过5000个医疗单位使用其骨密度仪,包括众多三甲医院和二甲医院。

  • 国际影响:品源医疗的产品还出口至意大利、葡萄牙、埃及、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业内专家及医师的一致认可。

徐州医疗器械产业的成功发展,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企业的创新能力以及完善的产业链布局。这些著名医疗器械公司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了显著成就,也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声誉,展现了徐州医疗器械产业的强劲实力和广阔前景。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因人工查询资料存在一定信息差,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感谢指正。


上一篇:大洗牌来了!国家确定高值 下一篇:Pangea钢板系统正式

ADD : 上海市金山工业区亭卫公路6495弄168号

TEL : 0571-8781 3801

技术支持:

Copyright©2018上海零库存 All Rights Reserved.    Add:上海市金山工业区亭卫公路6495弄168号    Tel:0571-56135533    沪ICP备180224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