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NEWS

国家医保局最新回复,医疗反腐新一轮风暴来袭,涉及械企、医院和医药代表

2023-02

2022年医疗反腐事件一波接一波,面对行业“全链条”腐败乱象,2023年反腐举措全新升级,对医保基金监管、医药代表“带金销售”、流通环节虚假交易等情况进行严厉打击。


01

2023年医疗反腐升级

医保基金监管新一轮风暴来袭


2月2日,国家医保局针对医保基金监管问题接连发布第6804号、第2190号、第4413号三则建议回复。


(来源:国家医保局)


回复中提到,国家医保局将积极推进基金监管法治建设,加强顶层制度设计,不断完善医保基金监管法制体系。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6804号建议的答复中,针对关于建立医疗保障基金监管行政执法专门机构的建议,国家医保局作出了如下回复:

下一步,继续建立健全基金监管执法体系,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基金监督检查能力建设。压实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医疗保障行政部门的主体责任,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联动协作,保障医保基金安全高效运行。


1月6日,国家医保局曝光了2023年第一期十例案件,其中多家医院涉及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






从2022年全国医保基金收支来看,收支平衡已成为重点关注问题。2012年起全国医保结存率持续下降,由2012年的23%降至2021年的4.4%。

据2022年1-11月数据,医保总收入26576.42亿元,同比增长7.7%,总支出21301.74亿元,同比增长2.3%。尽管略有结余,但总体来看,我国医保收支结构并不健康。


现阶段,我国医保基金结余率在不断下降,医保基金的收入和支出“剪刀差”在减小,随着筹资端与支出端的平衡在慢慢被打破,医保支出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随着2023年新一轮的医保基金监管风暴来袭,不仅有利于构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医保收支结构,同时加速医疗反腐的进程。


02

打击“全链条”腐败乱象

药械回扣、商业贿赂、“带金销售”...


医疗反腐的触角已从医保基金监管领域蔓延开来,在众多医疗腐败领域开始重拳出击。


近期,国家医保局发布《价格招采信用评价“特别严重”和“严重”失信评定结果(第5期)》,公示了2022年10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各省份评级为“特别严重”和“严重”失信的医药企业情况。


相关企业均因“回扣或不正当利益”而被纳入“黑名单”,总涉案金额已近千万,被评为失信企业后,对其后续集采招标工作将产生不良影响。大力打击招采收受回扣等不当行为将有利于规范和引导集采市场,促使医械产品价格回归合理区间。


2023年开年以来,多位大三甲院长、副院长陆续落马。


1月10日,四川省监察委员会发布通告,资阳市人民医院原党委委员、副院长卿某因严重违纪违法被立案审查调查。


(来源:资阳市纪委监委)

1月10日,山东省监察委员会发布消息,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原党委书记、院长侯某某因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立案审查调查。

(来源:滨州市监察委员会)


据了解,卿某存在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药品采购、资金拨付等方面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数额特别巨大等;侯某某存在违规干预和插手医疗设备采购项目招投标活动,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医疗设备供应等方面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等行为。

此前,多位医药代表因涉嫌行贿被逮捕。


“带金销售”导致医疗购销秩序混乱,助推药械产品价格虚高,同时还增加了流通环节的费用,不利于医疗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目前,各大医疗机构对医药代表拜访提出要求。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发布《致医药代表的公开信》,对向该院销售药品、设备、医用耗材、物资材料等的代表们告知,该院将严格履行巡察制度,建立巡察暗访队伍,对未经批准私自接洽医药代表的医生严肃处理;对在巡察暗访期间发现的销售公司产品宣传资料、公司代表名片一律予以没收,列入采购黑名单,暂停并替换相关产品;
温州市龙湾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发布《关于规范医药、器械等供应商入院业务洽谈备案管理规定》中明确,接待室必须安装监控摄像头,接待过程做到全程录像,严禁医药代表私自进入科室,随意窜门等;

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中医院发布《医药代表来访等级和管理制度》,制定医药代表“黑名单”和医用耗材跟踪监控预警机制

同时,一部分医院开始约谈多家企业代表,主要针对医药代表业务活动开展、带金销售等。


近日,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与28家医药经营企业代表进行了集体廉洁谈话。要求各医药经营企业要做到五个禁令,其中包括,严禁在医院门(急)诊、住院部、检验科、药剂科和信息科等重点诊疗区域开展业务活动;严禁以科研费、宣传费、推销费等形式推销、介绍医药产品等。

斩断“带金销售”,有利于净化医药流通行业的整体生态环境,激励企业通过规范竞争,也是医疗反腐的重要组成板块。


03

医药代表、经销商

迎来全面挑战

此前,中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曾发布文章,指出医疗领域的商业贿赂问题,具体包括医务人员回扣、虚高价格采购原料药、流通环节虚假交易等。

在继续巩固2022年医疗反腐的成果上,2023年将成为“反腐大年”,这对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药械代表、企业都将带来巨大的影响。


1月5日,全国药品监管会上强调,持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1月12日,全国医疗保障会上指出,持续挤压药品耗材虚高价格水分


随着集采扩面扩围,医疗领域“灰色收入”空间将进一步压缩,流通环节费用大大降低的同时,众多经销商将面临严峻挑战。


医药代表作为向医务人员传递医药产品相关信息的重要人员,近些年在业内不正之风的蔓延下,角色定位已逐步走偏。


随着医疗反腐风暴升级,侥幸“带金销售”的生存空间也将失去,未来医药代表转型不可避免,如何回归本位,发挥出原有价值,是当下一大亟需思考的问题。


医疗行业“全链条”腐败乱象滋生已久,反腐并非一蹴而就,随着时间的持续和整治力度的加大,未来行业有望回归健康有序发展状态。

上一篇:大洗牌来了!国家确定高值 下一篇:国产硬镜前三!2022年

ADD : 上海市金山工业区亭卫公路6495弄168号

TEL : 0571-8781 3801

技术支持:

Copyright©2018上海零库存 All Rights Reserved.    Add:上海市金山工业区亭卫公路6495弄168号    Tel:0571-56135533    沪ICP备180224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