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NEWS

成功港股IPO!市场份额34.2%,或将成为撬动消费级基因市场的领头羊

2022-06

6月22日,美因基因成功港股IPO。发行价18港元,上市首日以19.48港元高开。





据了解,美因基因作为中国领先的基因检测平台公司,专注于消费级基因检测及癌症筛查服务。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美年大健康实现对美因基因控股。


基因检测成近几年火热赛道之一,引众多资本疯狂加注。随着美因基因上市,或将成为撬动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的杠杆。


01

国内消费级基因检测“领头羊”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及2021年,美因基因消费级基因检测服务产生的收入分别为1.06亿元、1.62亿元及1.36亿元。




美因基因是目前中国唯一在消费级基因检测行业实现盈利的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自2016年成立以来共进行超过12百万次基因检测,2021年平均每月进行逾246000次检测,是中国最大的消费级基因检测平台和癌症筛查基因检测平台。


美因基因消费级基因检测服务涵盖多个专业领域,包括营养与代谢、癌症风险评估、慢性疾病易感性及药物遗传学检,同时也涵盖传染病检测,如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检测及HPV检测。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2020年美因基因进行了2.7百万次检测,于同年在中国占已进行的所有消费级基因检测的65.8%,远超同行水平。


02

市场潜力巨大 竞争格局加剧


在我国,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于2013年左右建立,目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数据显示,我国基因检测市场于2020年市场规模为151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48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6.4%。消费级基因检测作为基因检测的一个细分市场,按照2020年的收入计算占该市场的3.1%。


消费级基因检测是指向消费者提供了解其基因信息入口的基因检测,包括携带者筛查、基因健康风险评估、药物遗传学检测、癌症易感性评估、低风险一般健康检测及祖源检测,帮助用户了解个体特质,具有健康生活的指导意义。


按国家消费级基因检测服务累计用户与人口数计算,2020年中国的消费级基因检测渗透率仅为0.8%,而美国则为8.8%,我国人口基数大,渗透率却远低于美国,这说明未来我国市场潜力增长巨大。


虽然目前我国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竞争激烈,但总体呈现出以美因基因一家独大的格局,占据了34.2%的市场份额,剩余企业市场份额均在10%及以下,包括23魔方、微基因、 安我基因、水母基因、圆基因及基因宝等。





广阔的市场前景下,众多企业纷纷布局该赛道,未来随着我国消费基因检测服务渗透率的提高,企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市场份额有望重新分配。


03

隐私泄露存忧 行业监管待完善


尽管基因检测风头正旺,但行业发展仍存在一些列问题,其中备受关注的是个人隐私安全,在基因检测市场,个人数据泄露成了最大的隐患。


基因包含一个人的多种信息,可用于破案,还可以用来揭示身体特征、疾病以及其他遗传倾向等信息。如果这些隐私信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非法使用,将成为一种潜在的威胁。


我国基因检测行业经历过政策叫停、重启、放暖然到写入规划的发展过程。截止目前,我国基因检测行业市场监管体制正在逐步完善,但并未形成一套安全有效的可行制度。


▲2020 年7 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进行审议,首次将非法基因编辑、非法采集和使用国家人类遗传资源等纳入刑法规制范围;

▲2020 年10 月,《生物安全法》出台,将人类遗传资源有关活动的安全管理纳入监管。


不仅是国内,国外对基因检测的安全监管也有待完善。2018年6月6日有报道称,国外一家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Myheritage丢失了9230万个用户数据;2020年7月,GEDmatch网站声明,其服务器遭不明人士“复杂攻击”3小时,期间网站数百万用户讯息泄露。


可见,基因检测的安全性,是全人类都亟需思考的问题。个人遗传信息除了需要法律上的保护,还需要技术层面的保护,这样的双重保障才能实现基因检测行业未来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现阶段我国基因技术发展尚未成熟,同时还将面临个人隐私泄露、数据存在准确性等问题。美因基因的挂牌上市,为我国消费级基因行业注入强心剂,但未来市场的发展依然存在挑战,资本青睐下带来的行业“虚火”仅能维持一时繁荣,技术进步方是行业持久的利刃。


上一篇:大洗牌来了!国家确定高值 下一篇:最新!骨科耗材集采大变动

ADD : 上海市金山工业区亭卫公路6495弄168号

TEL : 0571-8781 3801

技术支持:

Copyright©2018上海零库存 All Rights Reserved.    Add:上海市金山工业区亭卫公路6495弄168号    Tel:0571-56135533    沪ICP备180224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