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诊所被查,牵出医保局正副局长等17人!
近日,央视新闻揭发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一家名为杜丽娟西医外科诊所的个体诊所,虚报药品购销记录,骗保29万的事件。本来一件不算新鲜的骗保案件,却因为在检查时,牵连出了当地医保局长、副局长等17人,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杜丽娟西医外科诊所从未与医保部门签署过医保报销协议,实际上是以工业园区医疗卫生服务站的名义违法取得了医保报销定点单位资质,县医保局在该服务站未取得《医疗执业许可证》的情况下,予以审批。最终,涉及医保、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17名工作人员被立案查处,其中医保局局长、副局长涉嫌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罪已移送司法机关。
骗保行为花样繁多,三甲医院屡屡中招
对于目前的欺诈骗保行为,曾有专家以“点多面广链条长、行为隐秘监管难”来描述,由此可见骗保花样放多、防不胜防。
本该是服务广大群众,求死扶伤的医疗机构却通过伪造病例、挂床住院等弄虚作假行为,从增加门诊人数、票据造假以及过度医疗等手段骗取预医疗基金。
就以票据造假为例,规模较大的三甲医院,尤其是北京、上海和南京的大医院往往是造假的好对象,票据上的就医费用一般都在万元以上。
有资料统计,票据造假前10名分别为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上海长海医院、南京鼓楼医院、北京301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北京协和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和江苏省人民医院,大医院屡屡中招的背后,是钻了外省的就医票据到本省的医保部门骗取保险基金的成功率较高的空子!
而我们机智的广大人民群众也不甘落后,通过定点药店使用医保卡购买生活用品,替代使用等方式骗取医保资金。
打击骗保诈骗,国家医保局一直在努力
欺诈骗保行为的后果不管是对医疗机构还是广大人民群众而言后果都是十分严重的。
对医院而言,一旦被查出存存在违规行为,则被解除医保服务协议、停网整顿、扣除年度考评分、责令整改等各项处罚措施,一套整顿下来,损失不言而喻,骗保行为实在得不偿失。而对群众而言,骗保行为被发现,则会被取消医保资格,不再享受国家的一些政策优惠,还要负担相关法律责任。
自去年医保局成立后,打击骗保诈骗活动,一直是医改环节下的的重点项目:
2018年9月11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安部、国家药监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打击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专项行动的通知》,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专项行动。
2018年12月1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明确提出统筹地区医疗保障部门可按查实欺诈骗保金额的一定比例。
2019年4月11日,国家医保局更是公布《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管条例(征求意见稿)》,国务院医疗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全国医疗保障领域信用管理工作,纳入社会信用体系。
在医械汇看来,处于国家医改的大环境下,骗保这种行为看似与经销商无关,其实却有着分不开的关系。医保局严厉整治打击骗保行为的背后,未尝不是医疗付费方式革新的前奏。
Copyright©2018上海零库存 All Rights Reserved. Add:上海市金山工业区亭卫公路6495弄168号 Tel:0571-56135533 沪ICP备180224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