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全国龙头,增速喜人
医械汇特别甄选国药、华药、九州通(上药尚未出炉)三家的半年报数据一窥2019流通行业现状。
国药控股的体量大,营收高,龙头地位稳如泰山。
2019年上半年,国药控股实现实现营业收入2016.65亿元,同比增长23.36%;净利润49.68亿元,同比增长13.08%。医疗器械业务迎来了高速增长,销售收入达到人民币290.25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35.96%。

华润医药在2019报告期内收购江中药业,与片仔癀正式分手,动作颇多,业绩也实现稳步增长。集团收益同比增加8.7%至1019.23亿港币(人民币口径15.7%);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加34.9%至30.35亿港币。其中器械业务规模同比增速超过50%(人民币口径),在超过10个省份建立独立医疗器械公司,在山东、广东和江苏等省份开展SPD业务,新引进泰尔茂、迈迪顶峰等五家企业开展统采分销业务。

中国最大的民营医药流通企业九州通,2019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84.29亿元,同比增长14.09%。从增速来看,医疗器械、计生用品业务夺得了上半年的第一。但从毛利率上来看,毛利率较上年同期降低0.72个百分点。公告显示,主要是报告期内九州通上海供应链公司与强生合作的超声刀及吻合器销售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且该部分产品毛利率较低所致。

再看地方,百舸争流
随着各大流通企业陆续发布中报,呈现业绩与现金流普遍好转的趋势。医械汇选择了一些地方流通标的进行分享。从各个公司的中报情况来看,收入端和利润端均呈现明显的提速趋势,整体都存在着超预期的情况。从收入端:仅有嘉事堂、鹭燕医药、九州通三个标的在2019年中报的收入增速低于2018年全年。利润端:从能体现真实业务情况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增速来看,仅有重药控股、嘉事堂、南京医药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增速低于2018年全年,而其中重药控股在17年8月进行重组,数据不可比,单看各个流通企业自身2019年中报的增速情况,利润端增速表现亮眼。
流通行业性拐点来了?!
2017-2018 年是医药流通企业经营状况承压的两年。进入2019,“两票制”的全面执行重塑流通企业的竞争格局及业务结构,其主要体现在三点:(1)收入端:两票制促使调拨业务快速下滑,纯销业务逐步上升,龙头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2)下游账期:下游医疗机构受自身及外部环境影响,账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延长。(3)融资环境:去杠杆背景下企业融资成本阶段性抬升。当前时间点,两票制及零加成已在全国范围落地(负面影响出清),流通板块中长期面临下述变化:带量采购当前对业务影响不大,长期有利于流通企业回款改善,更有利于瓦解地方非市场化资源垄断型的商业公司,进一步提高龙头集中度。在国盛证券的报告中,分析员认为两票制对于流通行业是“短空长多”。带量采购政策的出台对耗材价格体系产生了较大影响,市场普遍担心带量采购全面推行后,耗材大幅降价导致市场规模大幅萎缩,从而导致医药流通企业的收入也会受到重大影响。但实际上,一方面价格大幅下降之后,销量增速的加快会形成一定的弥补,在回款变好、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的过程中,净利润体量会呈现V字型。另一方面,带量采购分批进行,所带来的的影响也会分批显现,因此最终落到对医药流通企业每年的影响上会没有那么显著。总之,我国器械市场规模的稳定增长仍将持续推动医药流通行业空间扩容,而在这个过程中,龙头企业始终强者恒强,市场集中度持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