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

浙江省牵一发而动全身,厂家、经销商、医院利益大博弈时代来了!

2019-07

7月18日,浙江省成为全国医共体支付改革第一省,祭出DRGs"杀手锏"!(点击即可回顾:全省全面推行DRGs付费,蹚过深水区,浙江医改革仍走在最前沿!


不少浙江的经销商人心惶惶,毕竟这是只新螃蟹,还有此次实施的主体——各大医院也手忙脚乱,预计将应对一系列问题,比如床位空出、药品耗材降价、检查量减少......北京保诚医院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宝元对DRGs做出了一系列的解读和预判。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统一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系统,在中国大陆比较影响力的4个版本DRGs系统分别是CN-DRG、C-DRG、BJ-DRG、上海版DRG同大陆而言,我国台湾地区实施DRG相对较早,也形成了诸多宝贵经验,可供医院管理者及行业人士参考。


台湾的DRGs是如何实施的?和大陆的版本有哪些相似?在昨日浙江省宣称全省范围内铺开DRGs之际,医院和医生要做哪些准备,经销商又该何去何从?


对于这些疑问,请看下文。





台湾DRGs版本及分类架构


DRGs最先是在美国推行,随后被各国引入,并本土化改造升级。虽然,各国家之间,推进DRG的时间、版本不同,但在陈宝元看来,大家推行DRG的初衷都是一样,那就是在医疗费用的大幅度增长下,保险不堪重负,必须寻求新的支付方式来控费,而DRGs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陈宝元说道“台湾也同样承受着医疗费用快速增长的压力,据未完全统计,2008年台湾医疗总费用为4634个亿台币,2018年约达到7600个亿。” 10年间,医疗费用增长接近翻番。


在医疗费用不断增长的压力下,“论量计酬”方式容易导致过度医疗,因此在1995年台湾开始引入DRGs,2002年开始公告第一版TW-DRGs,随后版本不断升级,2006 年开始推行DRGs 支付制度,并于2010 年1 月1 日正式启动实施TW—DRGs,截至目前,台湾DRGs项目已经增加至1716项。


陈宝元介绍到,台湾TW-DRGs与大陆CN-DRGs非常类似。TW-DRGs有25个MDC(主要疾病分类),CN-DRGs有26个MDC。每个MDC都是一个不同的疾病形态,分组器利用病例的诊疗信息进行分组,比如呼吸系统疾病、骨科系统疾病,不同疾病会被分到各个不同的MDC。分类时候先看主要诊断群然后把病例分到对应的MDC,再根据主要手术、主要诊断、出院情况、年龄、有无合并症和并发症等进行DRG分组。


图1:TW-DRGs分类架构图



台湾DRGs的付费模式的三大优势


目前国内的DRGs分组大约在700组,比较好的地区,也只能达到1000组,而台湾的DRGs分组达到1700多种。谈及台湾如何将这些病组管理好?TW-DRGs有哪些优势值得大陆借鉴时,陈宝元侃侃而谈,他认为台湾DRGs主要有几大优势:


一、支付规则清晰,避免医院推诿重症


中国台湾DRGs支付是各医院先向台湾健保署申报各院的住院病例,通过审核后,台湾健保署才予以支付相关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台湾TW-DRGs模式在支付方式过程中,每个DRGs设置了权重系数RW


当实际医疗服务点数介于定额临界线上下时,DRGs支付金额=相对权重RW×标准给付额。根据主要诊断及并发症情况,医疗资源消耗越多的权重系数会越大,这样避免医院因为接重症患者出现亏损现象。


当实际医疗服务点数高于上限临界点,超出部分打“八折”, 即Tw-DRGs支付定额+(实际医疗服务点数-医疗服务点数上限临界点)*80%,即如果实际医疗点数超过DRGs的上限临界点,健保署会对超出部分的医疗点数支付80%,剩余才由医院自行承担。


为避免病人因特殊疾病,需耗用大量的医疗资源,而造成医院大额的亏损,致医院拒收,而成为“人球”现象,健保排除主诊断为癌症、主或次诊断为脏器移植并发症及后续住院、性态未明肿瘤案件、ECMO、死亡……等十三类的不适用诊断码及处置码。医院会把这些病例排除在DRGs之外,可以论量计酬;一些创新技术也排除在DRGs之外,正是因为支付规则清晰,所以台湾在医保支付上最大程度避免医院推诿重症患者。


二、DRG样本不是医院孤立数据


陈宝元进一步阐述到,目前大陆的医院DRGs系统病例是来自一个医院的数据,无法和外界比较,而台湾的是以全台湾的数据为样本,这样数据很有参考价值。


为什么中国大陆不能收集这么大的数据样本呢?陈宝元解释道,因为台湾只有2300万人口,20几个县城,所以能做到以全台湾数据为样本。但内地目前的趋势来看会以省份或者市为单位,建立属于自己的DRGs模式,以区域做试算,而不是全国,浙江这次又吃了螃蟹!


全国地区差异大,如果以全国数据为样本,发达地区医疗资源消耗多,结余少,可能会亏损;而不发达地区资源消耗少,可以会盈利更多。


三、信息化建设完善,重复用药、检查降低


台湾所有医例,任何处方24小时必须上传到健保局,而且CT 、MRI等影像报告必须传输到健保局的仓储系统。


同时,在台湾的医院里看不到患者手拿X光片的现象,都是电子化,如果要取得这些数据,可以让医师到健保仓储系统里调取;医师开药记录24小时上传到系统后,其他机构在病人确认同意下可以调出近40天的用药详情,这样可避免患者重复开药的现象,也可增加病人的用药安全。


除了信息化的互联互通,台湾的DRG涵盖住院前的门诊检查,门诊产生的相关检查费用,也会被合并到当次DRGs住院费用中。否则,以内地情况为例,DRG正实施,很多医院会把检查挪移到门诊,这样医保就会多支付很多费用。




中小型医疗机构最危急


“DRGs这条路中国势必得走,接下来医院要应对一系列问题,比如为节约医疗资源的耗用,缩短住院天数床位空出、药品耗材降价、检查占比降低......也就一两年内,就会全面实施。”面对DRGs发展的趋势,陈宝元给出了预判,同时他向医学界阐述了,DRGs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延伸出一些问题:


1.首先空床率增加,中小医院难捱


医院降低住院天数,这样空床数就会增多。这个时候,医院就要增加病患来源提高运营效率,对于大医院来说,患者络绎不绝,会有保障。但对于中小型医院影响会特别大。“在台湾刚实施DRGs的时候,一些小型医院会倒闭掉,这是未来在内地或许会产生的问题”。


2.进口药品、高值耗材使用率降低


DRGs实施后,价格是固定的,这意味着你资源消耗越大,利润就会越低、空间越小,所以医院为了节省成本,会放弃进口药品、高值耗材,而选择同等疗效的国产药物及耗材。


Previous:大洗牌来了!国家确定高值 Next:白云山又双叒摊上事了,这

Technical Support:

Copyright©2018上海零库存 All Rights Reserved.    Add: No.168,Lane 6495,Tingwei Road,Jinshan Industrial District,Shanghai    Tel:0571-5613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