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

查账两周后,77家药企岁月恐难静好…

2019-06

6 月 4 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检查让许多药企措手不及。财政部网站发布开展 2019 年度医药行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的公告,决定组织部分监管局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于 2019 年 6 月至 7 月开展医药行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医药股当天旋即普跌,175 家药企跌幅超过 1%,超 500 亿市值瞬间蒸发!


此次检查符合医药行业深改目的;列入检查的77家企业,基本能代表整个医药行业。而且名单覆盖各个领域。检查内容主要是销售费用的真实性,项目具体!

 


风暴前夕已有药企开始注销?



随财政部查账77家药企两周之后,效应开始显现。从多家信息源反馈来看,截至目前,绝大部分企业仍然没有接到国家或地方的财政部门的通知或者跟他们联系要进行现场核查。但这种表面的平静却让企业更加忐忑,有个别企业出现了业务的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批经销商、代理推广商开的发票暂缓,企业有部分费用不敢兑付,不敢拨款。开票的不敢开,收票的不敢收,业务出现短暂休克,至少短期内无论是企业还是推广商都中止了票据账款往来。


有一些历史上合规问题比较多的药企,现在抓紧注销小微公司,以希望把穿透式检查的影响控制在比较小的范围之内。但是严格来说,企业即使注销了照样可以对过去的业务和财务进行审计。


销售乱象|拨乱反正



药企销售费用真实性和合规性是此次检查的重中之重。与研发投入高昂造成的原研药价格偏高不同,国内很多虚高的药价和销售费用脱不开干系。营销费用和销售费用率畸高,是国内药企的通病。2018年,股 284 家药企的研发费用约为 332.66 亿元,还不到销售费用的七分之一。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 2017 年发布一份报告显示,国外创新医药企业的研发费用通常能占销售收入的 10% 以上,但中国大多数医药企业往往在 5% 以下


监管部门对药企销售费用中的“猫腻”似乎已有全面了解。在通知中,针对销售费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监管部门将重点关注企业是否存在以咨询费、会议费、住宿费、交通费等各类发票套取大额现金的现象;是否存在从同一家单位多频次、大量取得发票的现象;会议费列支是否真实,发票内容与会议日程、参会人员、会议地点等要素是否相符;是否存在医疗机构将会议费、办公费、设备购置费用等转嫁医药企业的现象;是否存在通过专家咨询费、研发费、宣传费等方式向医务人员支付回扣的现象。


而且,通知还要求,为核实医药企业销售费用的真实性、合规性,监管局、财政厅应对销售环节开展“穿透式”监管,延伸检查关联方企业和相关销售、代理、广告、咨询等机构,必要时可延伸检查医疗机构


恒大研究院任泽平、李建国在《揭开中国药企销售费用畸高之谜》一文中指出,2014 年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药企的销售费用主要有六大流向:公关招标机构费用、公关医院相关负责人费用、医生回扣、医药代表提成、逃税洗钱(过票)成本、统方费用其中,利益进行三次重新分配,且医生回扣占比超过一半


我们不是没想过解决的办法,“4+7”带量采购、两票制改革,为了把药价的水分挤出来,早就有一系列政策出台。以“两票制”为例,2017 年以来这项改革推向全国,通过药品从药厂卖到一级经销商开一次发票,经销商卖到医院再开一次发票的方式,打击将药品回扣隐藏在层层发票中的行为。可同样的,药企也有他们的应对之策。据报道,部分药企采取了提高出厂价的方法,将价格提高 3-4 倍,这一部分就是推广费等销售费用。审计部门此前检查销售费用时,就发现为药企提供服务的,还是原来那些被取消的中间环节


值得注意的是,2018 年销售费用最高的五家 股上市药企,上海医药、复星医药、步长制药、华润三九及恒瑞医药,都在这次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的名单上

根据公开数据,2018 年 股 284 家药企的销售费用超过 2400 亿元,排在第一位的上海医药销售费用更是超过 100 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增长 49%,但同期的研发投入仅为 13.8 亿元。不过,上海医药 2018 年的销售费用占营收的比例为 6.95%,这一比例是销售费用最高的十家上市药企中最低的。更显眼的是步长制药,2018 年其销售费用为 80.36 亿元,排在第三位,但销售费用占营收的比例超过 58% ,是前十名中唯一超过 50% 的企业。


此外,还有 33 家 股上市药企销售费用占营收的比例也超过了 50%,其中国农科技、灵康药业、龙津药业的销售费用占营收的比例甚至超过了 70%。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之中,龙津药业、大理药业等均为中药企业。

在查税风暴中,那些销售费用高企的药企,以及那些存在挂靠经营、过票洗钱、带金销售等不合规行为的药企,都得做好准备,因为下一个被查的可能就是你!

 


谁来查?查哪家?



据可靠信息,这次整个77家药企的查账审计,国家和地方财政部门联合,消息公布之前多部委就开了闭门会,统一认识,可能采用自有人员叠加委托第三方审计公司的方式进行查账!换句话说,未来到企业查账的人到底是谁,都不太清楚,让一些想打招呼,想私下做动作疏通关系的药企无所适从。委托第三方的服务类似于双盲,企业不知道到底谁来查账,审计人员本身也不知道去查哪一家!这波操作委实是有点刺激,想想都好激动!


此次对77家药企查账真正影响的是药企的未来,而不是过去。对过去的违规,处理方式十有八九是警告、问询、或者少量罚款、通报后了事就过去了。另有信息源指出:这次查账没有联合国税总局,可能也是想放一马,否则过票,虚假证据链一定会涉及到洗钱与逃税,这就是刑事案了,但是!谁也不是放马的不可能放你一马再放你一马…



抓典型:“你”引起注意了!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上半年多家药企如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步长制药被问询等引发监管部门对药企财务数据真实性的高度关注,前不久,步长制药因美国招生舞弊案上了热搜,核心产品中药注射液相关问题也遭上交所问询,很可能是此次检查的导火索。


外企更加注重合规,而绝大多数国内药企多多少少都存在问题。假如在查账的77家企业中,90%的企业有问题,哪级部门脸上也挂不住,查账的人也绷不住。那么如果77家,没有任何企业被查出问题,这就更荒谬。所以本轮稽查有极大的可能最后会进行抓典型处理。例如,很有可能每条线的部分代表企业,比如大中小药企以及服务公司,会抓一两个违规最严重、回扣最嚣张的企业,树立负面典型,处罚及曝光起到警示作用,当然也看企业的公关能力!

 


向合规靠拢是唯一出路



鼎臣医药咨询创始人史立臣认为,此次检查也是为了查清企业在落实“两票制”政策过程中是否合规


事实上,在政策严打和监管风暴下,全医药行业会逐步降低回扣的数和量,逐渐从形式合规倒逼企业进入事实合规。在没有回扣的营销下,有些公司必定死亡,因为本身产品没有价值,销售全靠回扣维系。所以从现在开始国内药企进入到比较激烈的淘汰状态。其实中国根本不需要4000家药企,这个数量除以510才是比较合理的市场容量。

 

本次核查将会带来新一轮医药销售环节的改革,行业短期面临“阵痛”,但从长期看,中间环节的透明化也有利于使真正有疗效的药品的脱颖而出。中国药企重销售轻研发的问题,未来也会一点点得到改善的。




文章来源:新京报、财经国家周刊、

新浪医药新闻

整理:Eshare医械汇伍月

转载请注明来源




Previous:大洗牌来了!国家确定高值 Next:医保局、卫健委猛丢医改“

ADD : No.168,Lane 6495,Tingwei Road,Jinshan Industrial District,Shanghai

TEL : 0571-8781 3801

Technical Support:

Copyright©2018上海零库存 All Rights Reserved.    Add: No.168,Lane 6495,Tingwei Road,Jinshan Industrial District,Shanghai    Tel:0571-5613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