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贸易战升级,医械行业波及扩大
2019年5月10日起,美国政府对从我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清单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由10%提高到25%。
关于美国发起的贸易战,我国也进行了反制措施。自2019年6月1日0时起,对已实施加征关税的600亿美元清单美国商品中的部分,提高加征关税税率,分别实施25%、20%或10%加征关税。对之前加征5%关税的税目商品,仍继续加征5%关税。
贸易战如今看来,有愈演愈烈之势。之前2018年中美贸易战对医械行业业影响相对很小,但有些开始波及,主要围绕我们进口医疗设备的采购关税上浮。随着贸易战的进一步扩大,医械行业波及范围也在扩大。
▼表1 对美加征25%关税医械商品清单
(点击图片可放大观看)
▼表2 对美加征20%关税医械商品清单
(点击图片可放大观看)
▼表3 对美加征10%关税医械商品清单
(点击图片可放大观看)
▼表4 对美加征5%关税医械商品清单
(点击图片可放大观看)
二、贸易战真的会影响医械进口?
贸易战是一个长期博弈的竞争、有交融的抗衡与局部合作的世界,无论是美国公司和全球化中国公司都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无可争议的一个事实是,全球前十的医疗器械巨头多来自美国。2018年全球医疗企业营收排名TOP10,美国就占了7席。
2018全球医疗企业营收排名 | ||||
公司 | 2018年收入(亿美元) | 营收增长 | 2018年排名 | 国家 |
美敦力 | 299.53 | +1% | 1 | 美国 |
强生 | 266.94 | +2% | 2 | 美国 |
GE | 197.84 | +4% | 3 | 美国 |
雅培 | 188.65 | +18% | 4 | 美国 |
BD | 159.83 | +31% | 5 | 美国 |
西门子 | 152.58 | 6 | 德国 | |
史赛克 | 136..01 | +9% | 7 | 美国 |
罗氏诊断 | 130.57 | +7% | 8 | 瑞士 |
飞利浦 | 117.36 | +5% | 9 | 德国 |
波士顿科学 | 98.23 | +9% | 10 | 美国 |
根据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从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的口径,今年一季度,医药代表大量进口医疗器械!数据显示,在进口方面,消费品、医疗仪器及器械进口分别增长10.5%、10.8%。在对从美国进口的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加征一定额度关税等措施下,医疗仪器进口反而节节攀升,其中意味值得深思。
再者,对进口厂家和代理商来说,消化最高达25%的税率费用,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涨价,将费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而医疗消费真的是硬通货。
所以说贸易战会影响医疗器械进口,但是影响到底有多大,还是有待商榷。
三、贸易战反而是国产器械的强心针?
在加征关税所涉及到的医疗产品中,25%关税的诊断试剂引人注目。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对进口中国的2000亿美元加征25%的商品中并没有医疗器械类商品,而中国在随后的反制关税措施中,加征关税的商品中包含医疗器械及IVD体外诊断试剂类的商品,这两项措施或会对医疗器械海外和国内的业务产生利好。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共经历产品引进阶段、自主生产阶段以及快速成长阶段。目前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期,生化诊断产品在我国发展较早,为医院常规诊断检测项目,未来增长速度放缓,其诊断设备和诊断试剂已基本实现国产化,仅在设备检测速度和一体化上与国外设备有差距。另外在高端免疫诊断市场,仍旧是国外巨头垄断的局面,国产化程度低。
体外诊断细分市场品牌情况 | ||
市场 | 进口品牌 | 国产品牌 |
生化诊断 | 罗氏、雅培、丹纳赫、西门子 | 迈瑞、科华、迪瑞、九强 |
免疫诊断 | 罗氏、雅培、丹纳赫、西门子 | 新产业、安图、迈克、科美 |
分子诊断 | 罗氏、雅培、BD、诺华、Illumina | 达安、凯普、复星、华大基因 |
POCT | Alere、罗氏、雅培、拜耳 | 三诺、万孚、乐普、基蛋 |
体外诊断产业主要由上游(电子元器件、诊断酶、抗原、抗体等原料)、中游(诊断设备、诊断试剂)、下游(医院检验科、体检中心、独立实验室、防疫站等)组成。
一直以来,上游原材料、中游高端诊断市场和下游大型医院市场都是国外巨头主导,国产化程度低,尤其是在上游原材料上受制于人,导致国产企业突破困难重重,只能在中低端市场中参与激烈竞争,即使在某个环节取得进展,也不能很好的转化成整体优势,国产替代进展缓慢。但相信随着国家鼓励创新和进口替代政策不断出台,国产领先企业纷纷加强产业链布局和研发投入,再加上此次贸易战关税加征,反而是一次机会。
当进口品牌的价格优势不再,遇上进口替代政策,终端渠道不断缩小,对于进口品牌来说出路只有两条:一是涨价一点点失去市场,二是走国产化道路。和国产企业合作生产,通过品牌本土化的办法抢占中国市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样一来就可以引进先进的国外技术和资源,加快国产医疗器械企业前进的步伐。
另外附上
中国医疗器械各细分领域竞争规模和市场格局
图片来源:中信建投证券
本文由Eshare医械汇原创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ADD : No.168,Lane 6495,Tingwei Road,Jinshan Industrial District,Shanghai
TEL : 0571-8781 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