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骨科市场,经历过一轮风云际变后,在19世纪60-70年代以来就格局初定。
1、史赛克
2018年收入:136亿美元,但真的是骨科第一???
史赛克(Stryker)2018史赛克2018年营收136亿美元,同比+9.3%,营业利润率为18.7%。骨科业务(Orthopaedics+ Spine)营收58.19亿美元,同比+6.5%,占整个集团业务的43%。
史赛克骨科所有业务全部实现增长,但就数据而言真的还没有到达全球骨科第一,还是第三!小编猜测榜单的排列有可能是出于对未来的预测,毕竟史赛克一骑红尘的增长率,再加上18年大并购在手,未来的发展可期!
图片来自医趋势
营收 | 增长 | |
Orthopaedics | 50亿美元 | +5.9% |
膝关节 | 17亿美元 | +6.6% |
髋关节 | 13.4亿美元 | +2.5% |
创伤和四肢 | 15.8亿美元 | +6.9% |
其他 | 3.7亿美元 | +11% |
脊柱 | 8.3亿美元 | +10.3%(2017年为-0.4%) |
该公司在2018年11月以14亿美元收购K2M之后巩固了其在脊柱治疗市场的地位。史赛克预计,在2019年,该公司用于机器人植入膝关节和髋关节手术的MaKo系统将增长两位数。该公司上个月在美国矫形外科学会(AAOS)上展示了其MaKo系统,称该系统是不断扩大的同类别产品中最好的系统。
此外,其继续投资技术创新,上个月宣布2.2亿美元收购了以色列整形医疗设备公司OrthoSpace,获得了其主打产品InSpace,该产品可用于治疗那些难以治疗的肩袖撕裂患者,以及作为肩部翻转的替代方案。
2、强生——Orthopedics
2018年收入:89亿美元
根据强生的年度报告,该公司骨科设备销售额在2018年下降1.9%,至89亿美元。
营收 | 增长 | 说明 | |
髋关节 | 14亿美元 | +1.7% | 在强生骨科业务中占比最低,仅16%。 |
膝关节 | 15亿美元 | -1.4% | 美国市场的竞争压力(-3.9%),部分被国际市场(主要是亚太地区)的增长(+2.8%)抵消 |
创伤 | 27亿美元 | +3.2% | 国际市场增长较为可观(+5.8%) |
脊柱&其他 | 32亿美元 | -7.3% |
强生业绩的下滑主要源于Codman的剥离,抵消了新产品推出带来的增长。(2017年2月,强生将Codman神经外科事业部以10.5亿美元卖给Integra。)
▲强生骨科2018年营收数据,来自医趋势
在2018年,强生推出了与髋关节和脊柱相关的新产品,包括Concorde Lift可膨胀设备和用于微创手术的Viper Prime系统。强生在2018年收购法国机器人辅助外科公司Orthotaxy后,也在开发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平台。
3、Zimmer Biomet
2018年收入:79亿美元
该公司是一家研发、生产牙科、脊髓植入等矫正产品的医疗器械公司,目前正处于两年重组计划的第二年。该公司2018年收入79.3亿美元,捷迈邦美所有骨科业务均有增长。
营收 | 增长 | 说明 | |
膝关节 | 27.74亿美元 | +1.5% | 捷迈邦美的主要营收来源 |
髋关节 | 19.21亿美元 | +2.6% | 亚太地区是主要增长来源(+5.4%)。 |
S.E.T. | 17.52亿美元 | +2.9% | |
Spine & CMF | 7.64亿美元 | +0.8% | 与2017年高达14.4%的增长相比,陷入疲软,Q1还出现-1.7%的下滑。 |
近期在监管方面获得了一些重要的批准,例如2018年10月用于个人改型膝关节植入物获得批准,该植入物具有定制组件,以匹配每个患者的解剖结构;今年年初,该公司Rosa膝关节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平台获得批准,之后是Rosa One机器人脊柱系统获得批准。
4、施乐辉——运动医学、创伤与重建
2018年收入:36.29亿美元
施乐辉(Smith & Nephew)总部位于英国伦敦,在骨科关节重建、先进伤口管理、运动医学和创伤四大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占据运动医学领域全球第一。从2015年开始,施乐辉在全球骨科排名一直是第五。最近几年,施乐辉一直在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通过收购等手段来提高竞争力、扩大业务范围。
2019年初,施乐辉收购了一家加州的小型膝关节置换手术工具制造商Ceterix。近日,外媒报道施乐辉正在就收购NuVasive进行谈判,交易总额或超过30亿美元。Nuvasive是一家发展微创脊柱修复外科产品和程序的医疗器械公司,在《全球10大骨科医疗器械公司》榜单内位列第7.
如果收购成功,施乐辉全球骨科排名又要动一动了!
5、美敦力——脊柱业务
2018年收入:27亿美元
2017年,强生DePuy Synthes收购脊柱外科公司Sentio后,以11亿美元的营收差距,超越美敦力,坐上“脊柱第一”的宝座。
2018年,尽管强生脊柱业务持续下滑(-7.3%),但美敦力仅靠1%的微弱增长,并未能夺回脊柱领域的头把交椅。(2018年,强生脊柱营收32.66亿美元,美敦力脊柱营收26.68亿美元,差距缩小为5.98亿美元。)
美敦力在骨科市场的强大是体现在其占比9%的脊柱业务上的。夺回脊柱领域的龙头地位兴许指日可待.
2018年12月,美敦力(Medtronic)完成了17亿美元收购Mazor Robotics及其脊柱机器人辅助手术平台。一个月后,美敦力在美国推出了Mazor X Stealth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平台,该公司预计这一新平台将有助于其神经外科业务的发展,并对脊柱植入物产生需求。
6、Colfax Corp– DJO Global
2018年收入:11.86亿美元
科尔法公司(Colfax Corp)在今年2月份以31.5亿美元收购了DJO Global,这是该公司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收购交易,希望能够满足婴儿潮一代日益增长的对膝盖和髋关节植入物等医疗设备的需求。
DJO Global是一家专注于膝盖、肩部、臀部植入物、关节和脊柱支撑设备的医疗器械公司。上个月,在AAOS会议上,DJO Global展示了其Adaptable手术臂,这是第一个完全无菌、由外科医生控制的腿和牵开器支架,用于直接前路全髋关节置换术。
ADD : No.168,Lane 6495,Tingwei Road,Jinshan Industrial District,Shanghai
TEL : 0571-8781 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