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票制”执行情况大检查!
3月中旬,安徽省药监局发布了《关于印发全省2019年度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监督检查工作计划》的通知,在医疗器械监督检查工作计划中要求从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和使用环节进行监督检查!
其中流通环节的检查要求如下:
无菌、植入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监督检查重点:(1)购销渠道是否合法。(2)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中的记录事项是否真实完整。(3)是否经营无产品注册证书、无合格证明文件、过期、失效或者淘汰的医疗器械。(4)运输、贮存条件是否符合标签和说明书的标示要求。(5)是否具有与所经营产品相适应的技术培训和售后服务能力。(6)医用耗材“两票制”执行情况。
同样是无菌、植入类医疗器械,尽管国家层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监督检查的通知》中也拎出了检查重点,但对“两票制”的执行情况还不做要求。
安徽省作为较早实行耗材两票制的省份之一。在2017年11月20日,安徽省食药监局就发布了发布了试行方案,要求2017年12月1日起,省内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开始实施医用耗材采购“两票制”。
2018年初,安徽省拿出《2018年安徽省医疗器械安全工作重点》,明确开展医用耗材两票制专项检查,并于11月交出的答卷。2535家医疗器械企业受检,医疗器械经营企业高达343家,部分公司因未制定两票制相关管理制度”等原因被责令限期整改。
到2019年,安徽仍举着耗材两票制的大旗,想要落实到每一个角落。这也正是整个国家现状的缩影。
高耗待整顿,2000元为红线。
4月1日,江苏卫健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高值医用耗材临床应用管理的意见》,文件中指出本次整顿的重点是二级以上公立医院。
据2017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6年江苏省三级公立医院有137家,二级公立医院201家。有近400家公立医院等到整顿!
在管理范围中,特别是单个医用耗材价格超过2000元,以及单次手术操作使用同一品种医用耗材累计价格超过2000元的医用耗材。单个价格超出就要被“死亡凝视”,的确十分严格。不合理应用高耗的医师、科室和医疗机构会受一定的处罚。
另外,二级以上医院需成立高值耗材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用来监督、分析、评估高值耗材的使用情况,包括不合理使用的预警、重点耗材分析、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等。
正是因为耗材单个价格被盯上,因此监管整顿的影响也将体现在高耗采购上。江苏省的高值耗材实行带量采购,经江苏省价格谈判确定的带量采购价格即为全省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际采购价,不作为省级入围价,各市不再组织价格谈判,禁止医疗卫生机构与企业进行“二次议价”。单个超过或者同一手术累计将超过2000元的高耗,医院采购可能会更加谨慎。
医疗机构还需推动高耗信息公开。各级公立医疗机构要将高值耗材价格、总体用量、各科耗占比纳入院务公开范围;主动向患者提供包括耗材名称、品规和收费价格等详细内容的费用清单,并提供所用耗材信息的查询渠道,提高医疗费用透明度。禁止生产企业向临床科室直接配送高值耗材。
2019轮到监督整顿了。
ADD : No.168,Lane 6495,Tingwei Road,Jinshan Industrial District,Shanghai
TEL : 0571-8781 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