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

李克强总理对2019耗材的重要批示,现在看还来得及!

2019-01

中国是政策市,尤其对于医用耗材购销来说。


2018年,政策“高压”持续笼罩着医用耗材,强监管、抓流通、降价格一直是主基调。


3月,国家卫计委明确提出“逐步推行高值医用耗材购销‘两票制’”,自此拉开了各省市落地耗材领域两票制的序幕。


到了年底,国家医保局又再出重拳,开展4+7带量采购,虽说只是在仿制药领域,但高值耗材,依旧被市场解读为将是最危险的“下一个”。


开年来两个国家层面的会议,总理“望认真贯彻决策部署,敢触动利益,努力降低虚高药(耗)价”的批示,已给2019年耗材局势定了调。


政策篇

1

联合管控!空前全面的监管风暴


总体看,这是一个史上最严、最猛的医用耗材监管时代。


这一点,在1月21-22日于北京召开的全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展露无疑。据报道,此次会议共制定了五项重点工作具体如下:


重点内容

1强化风险治理,筑牢安全底线。突出检查突击性、抽检靶向性、监测系统性、治理实效性和惩治威慑力。


2强化体系建设,提升监管能力。完善法规制度体系、技术标准体系、技术支撑体系,推进信息化监管。


3强化责任落实,增强监管合力。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夯实部门监管责任。


国家层面如此,地方层面亦如是。


江西新余,剑指监管合力,在今年1月15日发文表态要建立“市场监管部门、违纪部门、税务部门、公安部门联合监管体系”;


江苏全省,剑指处罚力度,省卫健委于1月23日发布的药品耗材采购监督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实行廉洁购销一票否决制”,涉贿耗材商将出局!


而占据医改头号C位的三明,则剑指高值耗材采购结果全省共享,明确表态建立健全高值医用耗材采购和使用管理制度,加强高值医用耗材价格管理,主动公开高值医用耗材价格。


所谓中央表态,地方落实。从国家口径和各省市的落地政策来看,后期政府层面将会对药耗品销售、配送、使用、价格等进行全周期、多部门的联合监管,而惩戒措施,可能不仅仅局限于取消挂网资格,可能更狠、更猛。


采购篇

2

高值耗材最危险,带量采购并不远


坊间流传这样一句话,药品的今天,高耗的明天,普耗的后天。虽有些夸张,但细想,也颇有医改“神韵”。


在经历了丰富多样的药品集采探索之后,目前大多数省份的医保局已相继接过医用耗材招标采购的大旗,一手掌控着招标采购和配送生死大权,一手把控着医保目录耗材准入的命脉。在集采与医保改革结合越来越紧密之下,耗材采购格局势必出现巨幅震荡。


带量采购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我国医保基金只有1.4万亿,年医疗支出却达5万亿,如果按医保70%的覆盖率计算,资金缺口达2万亿。巨大的资金缺口面前,决策者将第一刀砍向了辅助性用药,第二刀砍向了仿制药,而第三刀,有很大可能就是“高值耗材”!


在1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医保局陈金甫局长出席,并就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有关情况进行解答,据介绍,此次公布的《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主要为解决招采领域四点突出问题:


四个突出问题

1通过改革机制的转换挤出水分,有效实现药品降价。


2通过量价挂钩,完善招采机制,解决招采领域一些不规范的行为,消除招采领域的体制障碍,净化行业生态,换句话说就是减少不必要的一些费用,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3引导医疗机构规范用药、优化用药结构,提升用药诊疗水平,促进公立医疗机构改革。


4探索完善药品的招采机制和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在此基础上,方案还重点强调,医疗机构作为结算货款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保证回款。医保基金也将拿出30%作为预付款缓解医疗机构资金压力。有条件的地区可试点医保直接结算。


概括来说,核心思路就是“招采合一+量价挂钩+药品降价+确保回款”。


放眼到高值耗材,这一核心思路无疑将会迅速蔓延。毕竟原研药对标原创进口的高耗产品,仿制药对标实现国产替代的高耗产品。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与原研药相比基本功能一致,能倒逼原研药降价;面对以心血管支架等为代表的实现国产替代的产品,在价格等多方面因素,进口产品将不再占据优势,大幅降价水到渠成。


跨区域联盟扩大化、多样化


不得不说,2018年跨区域采购联盟发展势头相当强劲:京津冀及省际联盟机制逐渐成熟,在版图开拓中出现成员兼容苗头;四省一市联盟以及沪港、粤鄂、渝甘等“联姻”性质的联盟初步成型,等待国家指令;三明联盟部分成员也分别探索独特的招采模式......


在国家政策对跨地区联合采购态度由“探索”升级为“鼓励”的情形之下,在坚持分类采购的思路下,在国家鼓励集中采购创新探索的大环境下,各地不断尝试新型集中采购模式,试点范围不断扩大,又有江苏、浙江三流合一等采购方式新突破。未来我随着跨区域联盟的扩大化、多样化,我国集采模式将会呈现出更加多姿多彩的态势。


耗材公开招标限额大幅提升


近期,上海财政局发布了《上海市2019-2020年政府采购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此次调整,明确医疗器械设备集中采购限额标准由原先20万以上变成50万以上。而政府采购公开招标数额标准从200万元调整到400万元。意味着400万以下的医疗设备、耗材产品将不用公开招标。


同样的还有福建、湖北、陕西、甘肃等多个省市,不少省市政府集中采购公开招标限额都直接从200万上调至400万!国家在招投标领域的放管服,无疑正直接落到实处。


价格篇

3

医用耗材,“跌”进2019


前有总理“望认真贯彻决策部署,敢触动利益,努力降低虚高药(耗)价”的批示,后有体改司司长梁万年强调“公立医院改革核心是围绕药价(耗材)虚高发力”,降价一直医改的核心,一直是举国关注的重大热门话题。


而国家“砍价”的手段,除了团购,还有以下3种措施,屡试不爽。


挂网目录扩大,低价成关键。一方面,近两年低值耗材及检验试剂进入挂网采购行列趋势明显,挂网模式的全面布局又为多种形式的议价孕育了土壤。


另一方面,低价成了高值耗材进入挂网目录的关键,福建省医保局就发文表态,9大类高值耗材必须挂网,对于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申请还未挂网的高值耗材产品,如果价格低于已挂网的同类产品,可以申请补增挂网。也就是说,进入集采平台的关键,还是价格!


医保谈判强劲,降价成主流。前文我们已经提到,我国医保基金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而减轻医保压力,医保谈判降价将是最为有效的途径。而不少省市已经开始行动——广西自治区卫健委、医保局等8部委联合发布高值医用耗材阳光采购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对高值耗材进行医保谈判降价,医保目录和集采目录共享。


采购价格联动、动态调整成常态。价格联动在近两年赫然出现在多省的集采动态中,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已有27省展开联动,且随着采购联盟范围不断扩大,联盟价外延的情况必不可免,中标价变挂网价将会成为常态。


种种措施之下,未来的医用耗材价格,不仅是裸奔,还会低到怀疑人生。


流通篇

4

两票制双向蔓延,配送商双重出局


不夸张地说,2019年,配送商的日子将十分艰难。


第一,两票制正成纵、横双向广泛蔓延。横向来看,目前全国各地已有31个省市发文明确耗材两票制的执行时间,而已经落地执行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纵向来看,普耗难以独善其身,其执行两票制也即将迅速扩散,福建省在2017年就明确全省实行耗材两票制,江西新余在今年1月15日也提出全市公立医院采购目录内所有品种实施两票制。


第二,配送商正面临双重出局的局面。首先伴随着“两票制”的双向蔓延,各地对流通领域进行了优化,一面是严格遴选整合配送商,准入门槛不断提升,同时在同种产品质量相差不大的前提下,医保局必定会选择议价能力更强的企业。僧多粥少,竞争激烈,门槛也会不断被提升。


其次,配送商的商业价值正被逐渐压缩。以浙江省“三流合一”平台为例,这个以“一票制”为最终目的耗材采购平台,在5个月内实现了在线支付金额从10亿到50亿的突破。支付额的提升并没有带来配送商的欣欣向荣,2018年有4098家无交易记录的配送关系被彻底清理,2019年初浙江又一次性解除了45家配送商企业。


主要原因在一票制的模式下,货物和款项的交易只在厂家和医院之间发生,商业配送公司只起到了配送运输作用,不再发挥流通中资金垫付作用。商业公司的商业价值正被逐步压缩,甚至是被削。


支付篇

5

积极探索医保支付标准与采购价协同


随着医保和集中采购政策越加紧密的结合,关于医保支付标准与采购价协同的探索正稳步推进,根据《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中的规定,对于集中采购的药品,在医保目录范围内的以集中采购价格作为医保支付标准,原则上对同一通用名下的原研药、参比制剂、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医保基金按相同的支付标准进行结算。


更重要的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医保支付标准,与“结余留用,超额分担”的激励约束机制以及国家“321”控费目标并行,盘活了“以按病种付费为核心”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促使医院在议价能动性增强的同时遏制药耗品滥用。


2019年,于耗材,于医改,于国家,都将是关键的一年。



Previous:大洗牌来了!国家确定高值 Next:国务院办公厅:药占比、耗

ADD : No.168,Lane 6495,Tingwei Road,Jinshan Industrial District,Shanghai

TEL : 0571-8781 3801

Technical Support:

Copyright©2018上海零库存 All Rights Reserved.    Add: No.168,Lane 6495,Tingwei Road,Jinshan Industrial District,Shanghai    Tel:0571-56135533